2016年以来,白水县科技局紧紧围绕“一县一业”发展战略,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科学的理念抓规划、现代的理念抓建设,全力突出优势区域重点,不断完善一种创新型科技农业推广模式———“1+6”,即苹果+党委政府、大学院所、众创空间、龙头企业、果农托管、特色文化,以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研发创新为核心,以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优化整合为方向,破解苹果产业发展机制障碍,驱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苹果+党委政府,让苹果成为白水县主导产业。白水苹果能有今天,离不开白水县历届党委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技术的推广。白水苹果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探索起步,八十年代的大力发展,九十年代的提升飞跃,新世纪以来的提质增效,现在的转型升级。如今的白水苹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绿色产业。全县72万亩耕地,其中55万亩栽植苹果,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和宝塔型人才结构。县上有苹果局、园艺站、植保站、苹果研究所,各镇有苹果站,一个行政村有一名义务推广员,家家都有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员。除此之外,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苹果企业、科技局及其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等。这些专业机构和科技人才形成聚合力,推动着白水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苹果+大学院所,让白水苹果驶入快速发展干道。2005年,我国首个专业性苹果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落户白水。试验站占地163亩,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有苹果种质资源圃、品种选育区、栽培试验区、苗木繁育区、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展示区等田间试验示范功能区,聚集了苹果育种、栽培、植保、土肥、贮藏等相关领域20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选育出瑞阳、瑞雪、金世纪、秦阳4个新品种,制定出白水苹果标准综合体。与白水县相继联合实施“白水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1+4+4”和“1+3+5+5”人才培养模式、“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每年课堂讲座400余场次、田间培训1000余场次,平均每年培训1.5万人次。2015年,这种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西农模式在全国推广。
苹果+众创空间,让苹果成为众创生态圈的主力军。2016年2月,白水县启动众创空间,入驻了以大学生、科技人员、返乡人员、退役军人为主的个人创客26名,小微企业23家,成功孵化企业3家,成为围绕苹果产业形成的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全要素支撑,搭建“创新、创意、创客、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让众创空间成为汇聚苹果产业、资本和公共服务资源,提升社会产能效率的创新平台。同时,还为创业者开辟了采取自主承包经营,进行定期培训,由专家全程指导的星创天地,成为众创空间的延伸,增大了众创空间的容量。探索出协同合作、联合孵化、纵横结合、上下互动的联合型众创,成功构建了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苹果众创产业生态圈。
苹果+龙头企业,让白水苹果产业链日趋完整。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6年来,白水苹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苹果产业化水平全省领先。能够叫得响的企业有宏达、兴华、盛隆、三联、旭峥、美华、美好家园等,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13家、市级12家,各类包装生产企业72家,7家企业具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资格,78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在全国一、二线大中城市建立白水苹果直营专柜及果品批发点。全县冷库、气调库贮藏能力47万吨,年均出口20万吨,年加工能力100万吨,鲜果营销能力200万吨以上。形成了苗木培育、技术培训、购销冷贮、包装出口以及园区、基地、物流、深加工、盆景塑形等全链条型企业。同时,还打造电商大楼,进行线上线下专业化精准营销,实现了网络化全覆盖;集聚高端人才,组建专家大院、研究中心,不断解决产业链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性能的提升和突破,使产业链更加强大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品种“良种化”、栽植“矮砧化”、管理“省力化”、技术“轻简化”、产品“优质化”、销售“品牌化”、产业“高效化”的发展战略大框架。
苹果+果农托管,让白水苹果发展劲头更足。托管,着重一、二、三产融合,融人、融资、融产,达到果企双赢。托管,分为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形式。全托管,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生产决策由企业决定,企业负责技术管理、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等;半托管,主要针对有劳动能力但缺少技术管理的果农,生产决策由果农决定,耕、种、收、植保等生产环节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由企业承担,果农根据自己所需,任选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企业为果农提供标准化果园管理方法和技术培训。这两种托管形式,企业均以高出市场价0.1元—0.2元优先收购托管户的苹果,按各环节的用工以及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费用向托管户收取成本费。这两种托管形式,达到了集约管理、科学管护,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约降低成本30%、增收20%—30%,达到了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效果。托管运行一年来,得到众多果农认可,目前涉及托管业务的企业约有10余家,托管面积3300余亩,推广空间非常大。
苹果+特色文化,让白水苹果品牌更具底蕴。2013年,白水县确定并发布了白水苹果公用品牌标识,标志着白水苹果成功从传统粮食转型苹果产业,形成了独特的苹果文化,“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根植国内外大众之心。白水苹果园,已形成农业科技、综合开发示范、观光、产业、创意等园区,园区个性特色鲜明,树形堪称艺术品。可以说,从果园生产、观光到果品观赏、食用,体现着农耕文化、艺术元素、科技发展。打文化牌、科技牌、企业牌、有机牌、园区牌,使苹果文化更加长远、深邃。挖掘苹果文化资源,规划建设苹果主题公园,不断提升品种、品质、品牌意识,促进苹果产业文化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1+6”模式的推动下,苹果给白水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机活力。数字最具说服力,和2010年相比,面积:原35多万亩、现55万亩,其中矮化园原8000亩、现17万亩;产值:原10亿元、现36亿元;亩产:原1吨、现2吨—3吨;优果率:原60%、现85%;销售:原卖斤斤、现卖个个;观念:亩投资原五六百元、现三四千元,原论数量、现谈质量,原施化肥、现用有机肥,原半红、现全红。
目前,白水县有苹果类技术人员高级职称11人,初中级职称164人,农民实用技术职称资格证书1240余人。推广“旱作栽培、人工授粉、两病综防、有机肥源”绿色食品基地认证40万亩,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园10万亩,有机食品基地认证6万亩,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1万亩,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万亩,建设新优品种苗木繁育基地1000亩。2013年,白水苹果被国家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县”。2014年,白水苹果荣获“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如今,白水苹果已经成为白水的一张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远销10余个国家。
新征程新起点,在追赶跨越的路上,白水苹果正在书写着新的辉煌。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