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杨凌示范区通过政府、企业、大学多层面参与,援外培训、园区建设、平台搭建全方位推进,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苹果花开、满园飘香,杨凌汇承果业的500多亩高酸苹果示范园迎来了开春以来第5拨参观交流的外国客人。
杨凌汇承果业公司总经理郭兰军:“它(三叶草)一个是固氮增加苹果氮的含量,然后就是保墒这就是种草的目的。”
这拨客人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节水灌溉技术研修班的32名学员,他们将围绕节水灌溉、农田排水等内容,在杨凌展开为期26天的培训学习。从2005年开始,国家商务部等部门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组织援外培训,目前已经累计培训了来自110个国家的1700多名农业官员和科技人员,促成了3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
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通过这种人力资源的培训,一方面是建立这种合作的平台,另外一方面也为我们示范区也为我们国内这种技术 农业技术、农业产品走出去搭建一个桥梁。”
接待这些远道而来客人的杨凌汇承果业,拥有4大类、100多个国内外先进的苹果品种以及矮化、密植等最新栽培技术外,他们还承担着中哈苹果友谊园的建设,目前他们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在苹果种苗培育、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始了合作,最新培育的一批苹果m26自根砧(zhēn)种苗将在9月份运往哈萨克斯坦。
杨凌汇承果业公司总经理郭兰军:“刚把茬平了平了以后,这一块苗子将要起垄压条、压枝,大概到今年九月份,哈萨克斯坦开始要供苗子的时候,自己生产的苗子咱自己供给国外的话,咱心里踏实。”
和汇承果业一样,目前,杨凌示范区多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美国、荷兰等国建设的8个科技合作园区正在顺利推进。
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园区的建设,把我们最好的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去,同时也希望把农业发达国家的技术能引进到中国,并且利用杨凌这个平台去推广。”
项目走出去的同时,杨凌示范区还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俄罗斯姑娘金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年级的博士生,前不久她刚刚在杨凌自贸区注册成立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金娜说,促使她在杨凌注册公司的是“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这个由西农大发起、丝路沿线12个国家59所大学参与的联盟,为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了深度合作的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金娜:“我也知道这边的人好多对俄罗斯的产品不太了解我希望能把这些拿到这边来去销售。”
下一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计划在丝路沿线国家建成20个示范园区、1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0个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向世界分享中国农业科技的成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我们在丝路联盟建设过程里面要树卓越之心、立一流之志、行担当之责,能够使我们沿线国家同样能共享我们的发展的成果,共享我们技术推广的一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