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行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所谓“平行策”,就是要绕开品牌厂商授权,在原有的渠道之外,开辟一个新渠道,在原有的市场之外,开辟一个新市场,从而带给国内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有平行车?为什么要有平行策?因为进口汽车既有的品牌垄断。传统的4S店,需要经过品牌商授权,并没有自主定价的权利。品牌商手握这种品牌垄断,就可以坐拥厚利。
这就是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进口豪车反垄断调查。一辆进口路虎或者宝马,在中国的售价,达到海外市场的3-4倍,已经不能用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三大税来解释。中国总代理在整个体系流程中占据强势的地位,当然也就获取了极大的利润。
但这种品牌的垄断,以及品牌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又很难说靠《反垄断法》来解决。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类似的产品有很多品牌,品牌与品牌之间是竞争的。每个品牌都有天然的品牌垄断的权利。
市场产生的垄断,还得靠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平行车,就是这样的办法——既然原来的市场有问题,那么在旁边再建一个新市场,平行竞争,倒逼旧的汽车流通体系改革。
这样的“平行策”似曾相似,它植根于中国长期以来的改革经验,尊重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逻辑。在本质上,它就是另一种“双轨制”。
众所周知,“双轨制”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产物。当我们对根深蒂固的旧体制进行改革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想到了用“双轨”的办法过渡,逐步让新的体制取代老的体制。不仅仅是价格双轨制,很多领域的改革,都采用这样的思路,市场经济就这样生长起来了。
这也是一种增量改革的思路。新生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体制转变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尽管原来的双轨制价格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双轨制改革的逻辑却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在平行车这里发现某种“双轨制”和增量改革的影子。
当然,平行车改革并不是要去替代原有的进口汽车市场,事实上它也没有能力替代。尽管现在平行进口车,占据进口汽车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但终有极限。平行车市场,和所谓“中规车”市场并行不悖,两者各有利弊,最后会达到某种平衡。因此,这种“双轨制”也许会长期地保持下去。
在这个意义上,平行车其实是一种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策略。如果说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那么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不仅仅是汽车进口市场,还有很多领域的市场需要一场改革的深化。自贸试验区所要探索的,就是这样的“改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