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日前报道,继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新车投放之后,深圳市日前也宣布暂停新增车辆投放。在多个城市对共享单车新车投放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意识到了“跑马圈地”、大规模扩张时期的终结。
多地暂停新车投放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监管和合规,单车停放和单车运营面临问题之际,暂时停止新车投放也是及时止损的较好方式。在停放管理方面,很容易联想到“电子围栏”和“智能锁”。
在此前5月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电子围栏技术做了说明: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围栏,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自行车不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车将无法上锁,或者上锁之后将持续收费,系统会短信提醒用户。
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和智能锁。通过每辆单车配备带上芯片的智能锁,再加上NB-IoT的高速传输能力,可以将每辆单车的实时位置传输到平台,再将当前停放位置与预先设定好的围栏范围比对,这样就可在乱停车时及时预警,监管用户正确停车,还车道一片整洁。
从技术来说,当前已发展成熟。NB-IoT技术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广为覆盖,应用场景也开始遍地开花,智能水务、智能抄表、智能环保、智能路灯等领域都开始引入物联网,而且国内也有城市建成了物联网城市,今后有望在多个城市推广,让物联网城市成为智慧城市时代的新代表。
技术成熟后,现实推广中开始遇到机制建设和落地执行问题。首先是奖励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之前多个共享单车都曾推出“信用解锁”、红包单车等方式,鼓励民众规范停车以获得使用便利,不断积累良好信用后推动全社会规范停车。此次电子围栏推出后,也开始构思类似奖励制度。不过,这部分奖励的投入是由单车运营平台负责还是政府补贴部分,又或是双方联合承担,这些问题尚未解决。
之前的奖励措施是为了扩大各家用户群体,提高知名度和日活、月活等流量,但此番电子围栏的奖励在短期内对平台运营方不会有较大市场利好,反而会有部分民众因为误解政策而不愿使用单车,所以奖励措施机制和执行成为阻碍电子围栏推广的第一道大山。
其次的难度在于电子围栏平台与单车运营平台、用户手机端的APP平台的接入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何电子围栏在北京市通州区开始试运行后造成的单车消失窘境。有媒体记者沿线实地走访后,日前在通州区的多个地铁站出口外“一车难求”,即使有少量单车,也尚未接入电子围栏平台。这主要是由于单车平台和电子围栏平台接入需要一定磨合时间,而且用户APP中的融合还属于后期阶段,当前只有某些大型平台完成对接。
在电子围栏平台接入过程中,还会和单车平台实现某些数据的共享和共用,这就会造成单车平台担忧数据泄露或商业机密泄露,单车平台一方面希望响应政策、规范用户使用,但自身的运营和商业机密也必须有所考量,在这两难之中只能慢慢摸索。
分析人士指出,电子围栏目前只是一些试点地区的管理措施,并没有更大范围统一的接入的系统,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措施,更没有明确的罚则等,作为新生事物,管理也都是不断出台新措施,有很多未知数。单车平台也需要考虑在某地适应的技术能否应用在其他地区,如果每个地区的平台架构不一、规范不一,对单车平台方来说困难重重。这很可能直接导致一车难求的窘境再次发生。
虽然面对以上困境,但电子围栏的推广仍需肯定,不仅是监管用户规范停车,而且在单车管理上也确实提升效率。在未来的推广中,面对拦路虎,首先应该尽快统一电子围栏平台,在试点地区成熟应用后可考虑更大面积推广、复制,让单车平台也可在更多地区响应管理政策。另外,在奖励措施的投入上,平台方、政府、用户的利益应该全面考虑,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建立完善奖励机制,特别是对用户违规停车的惩罚制度,更应该从征信体系和诚信记录中入手,让乱停车影响诚信记录和其他事务办理,督促用户不仅仅是受到奖励吸引而规范停车,更是从自身便利方面主动接受监管、主动合规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