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朱菲娜
乡村振兴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抓手。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总基调“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由“打赢”向“打好”转变。商务部日前出台文件决定推进农商互联,这将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农商互联,加强产销衔接,发挥农产品流通对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
所谓农商互联,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这里的“农”主要包括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商”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生鲜农产品的大型连锁超市及批发零售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等农产品流通企业。
根据这一设想来落实,将把农产品的全产业链都包含进去,加入新的要素,改变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流通方式、销售方式等,确保产品产得出、产得好,卖得出、卖得好。同时,在这一链条上的各个经营主体都能获益,彼此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是农商互联能够持续推进的关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推进农商互联中,要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先导性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围绕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品牌,推动农业走质量兴农之路,农业发展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实现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密切城乡联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活力源泉。要推进农商互联,发挥流通连接城乡纽带作用,带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形成农商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农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农产品价值,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推进农商互联过程中,可以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既是适应形势要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通过推进农商互联,打造产加销密切衔接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按照消费需求进行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农产品基本消费,促进农产品中高端消费,满足农产品平衡充分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农商互联需要突出六大重点
从农商互联这项工作来说,需要一定的起步基础。毕竟,作为相关企业需要从中获得利益才有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基础上,可以重点从基础较好的地方(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产区的农产品)入手,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产销关系,不断提高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比重,是务实之举。
与此同时,在一些条件落后地区,加大改善基础设施的力度,鼓励企业在国家级贫困县推进农商互联工作,将这些地区农民带入到新型产业体系中来,分享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品质农业、品牌农业的红利,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推动农商互联这项工作中,需要突出六大重点。一是构建长期稳定产销衔接机制。长期以来,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呈现松散、短期、易变的特点,需要引导其向紧密、长期、稳定转变。因而,需要推动和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生产或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同时,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合作,实现产销优势互补、风险利益共担共享的产销衔接。
二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的农户需要提高组织程度,提高市场对接和抗风险能力,因而需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的组织带动作用,组织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各种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对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引导,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户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技术和能力。
三是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品牌农业意味着高品质、高信赖,因而要在提高品牌意识基础上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高品质农产品消费需求。因此,需要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检验检测、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种、养、加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此过程中,可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重点,强化品牌建设工作,选择一批品质上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促销,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四是打造全产业链条标准体系。标准化意味着质量可控、可预期,检测监测都有依据。因此,需要建立覆盖农产品种养加工、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冷链物流、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国标、地标、团标、企标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流通企业服务质量提供标准支持。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标准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水平。
五是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商互联,优先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深入贫困地区,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措施。支持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企业和农产品电商企业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档、销售专柜和扶贫频道,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拓展销售渠道。
六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搞活流通的先决条件。根据实际条件,可鼓励在产地就近建设交易厅(棚)、地面硬化、水电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加强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补上冷链物流短板。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产地预冷、仓储物流、加工配送、公益性和共享型流通设施建设,完善冷链监控、物流服务、产销对接等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提升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
相信,将农商互联工作做实,更好地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对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形成有效助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朱菲娜 编辑:曹阳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