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借势发力 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市司法局实现法律扶贫覆盖全面化到实效化转变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平台,以人民为中心,把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为贫困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竭力消除贫困地区、偏远地区法律普及死角和盲点,努力使群众不因违法、重新违法、刑满释放和解除强制戒毒后无业可就而导致家庭贫困,正确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思想,大力弘扬走依法脱贫、依法致富的道路,不断提升司法行政特别是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截至目前,全市38个镇办的54名司法所人、14家律师事务所的99名执业律师和19名实习律师、9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52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基层为着力点,聚焦精准扶贫,实施法律扶贫。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组织对全市一镇(街)一法律顾问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从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采取的方法措施、服务台账的建立、法律扶贫的实效以及人民群众的反响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督查,通过深入开展法律扶贫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一是深入基层,总结推广。督察组先后深入4个区县5个乡镇2个街办,随机察看了14个村(社区)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呈现出耀州区的“规范化”,王益区的“全面化”,印台区的“精细化”,宜君县的“系统化”,新区的“典型化”,特色鲜明,各有亮点。各区县在日常管理中,都落实了登记建档,建立工作台账。按照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和结果,一次一记、一事一记,服务纪实详细整洁,建档规范。二是强化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扶贫细化实化。结合“法律六进”、围绕“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点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校园等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3月份,集中开展了“三秦律师在行动,宪法精神入人心”主题活动,全市律师深入村镇、社区围绕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为什么要修改宪法、宪法修改的具体内容等作了详细的讲解,使群众深刻领会到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全市共组织开展涉农或涉扶贫领域法治宣传活动4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书籍3670张册,建设完善农村法治广场21个、宣传长廊400米,受教育群众3680人。三是应援尽援,实现精准脱贫对象全覆盖。以20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为重点人群,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权益保护事项纳入补充事项范围,及时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对精准脱贫对象数据库中的贫困人口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审查经济状况,直接受理;加大12348公共法律咨询热线宣传,积极发挥“12348”公共法律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专家门诊、法援大家讲堂等平台作用,打破交通不便、行动不便障碍,实现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全市累计开展涉农或涉扶贫领域法律援助活动31场次,分别是在市电台举办法律援助“小讲堂”20场,法律援助“专家门诊”10场,妇女维权讲座1场,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件,对144人提供法律援助。四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构建和谐扶贫环境。积极加强涉农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为脱贫攻坚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村两委换届之际,指导组织村两委会做好换届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印发了《铜川市司法局关于做好村两委会换届期间人民调解组织的意见》。特别是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调解工作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的纠纷。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累计排查脱贫攻坚领域矛盾纠纷57件,调解57件,调解成功55件,调解成功率97%。(通讯员 孙珂 李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