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五届
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国科发火[2018]76号)精神,为切实做好陕西赛区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赛名称和主题
名称: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五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主题: 科技创新 成就大业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二)承办单位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西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
(三)协办单位
各设区市科技局
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
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各科技金融合作银行
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
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
西安统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三、参赛条件
(一)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二)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企业;
(三)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四)企业注册成立时间在2008年1月1日(含)以后;
(五)大赛按照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进行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17年1月1日(含)之后的企业方可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16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企业只能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
(六)入围全国行业总决赛的成长组企业,必须在省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入库登记编号(登记网址:www.innofund.gov.cn);对初创组企业不作此项要求;
(七)前六届大赛全国总决赛或全国行业总决赛获得一二三名或一二三等奖的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获得历届陕西赛区等次奖企业原则上不参加本届大赛;
(八)企业注册地在陕西。
四、大赛奖项设置及奖励政策
(一)奖项
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别按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互联网六个行业进行比赛,每个行业评选12家企业进入决赛,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他企业授予大赛优秀企业奖。
(二)配套支持政策
1.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企业采用“以赛代评”方式,同年直接纳入陕西省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给予后补助经费支持,并履行合同任务。其中成长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40万元、30万元后补助支持;初创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后补助支持。
2.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企业,同时享受以下政策:
(1)推荐给科技金融合作银行给予授信支持或优惠利率贷款支持,纳入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项目库;
(2)推荐给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和相关创投机构优先支持;
(3)直接纳入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培育;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优先获得专业辅导;
(4)免费参加大赛组委会组织的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专业培训、辅导;
(5)符合陕西省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申报条件的,优先给予推荐;
(6)在全国行业总决赛中获得冠军项目的前两名完成人,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中获得一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的职称评审,按照《陕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试行办法》执行。
(7)优先推荐享受省级科技创新劵支持;
(8)省内高新区、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众创空间等相关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参赛企业落地优先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
(9)优先推荐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并享受国家大赛相关支持政策。符合国家有关科技项目申报条件,优先予以推荐。
五、大赛流程
按照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和陕西赛区实际,本届大赛分为报名、资格审查、新闻发布会、初赛、复赛、决赛、颁奖、全国总决赛七个阶段。
(一)报名(2018年4月10日—6月25日)
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自愿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网址:www.cxcyds.com)统一注册报名。报名企业在进行注册和统一身份认证后,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大赛官网是报名参赛的唯一渠道,其他报名渠道均无效。
注册截止时间:2018年6月20日
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6月25日
参赛企业按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互联网六个行业进行分类报名。
各设区市科技局负责推荐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非高新区企业参赛;各高新区(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推荐辖区内企业参赛;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推荐本孵化器的企业参赛;各众创空间负责入驻企业报名;凡组织报名活跃,参赛企业数量多、成绩突出的单位将参与全省优秀组织单位的评奖。
(二)资格审查(6月26日—6月30日)
报名截止后,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登陆大赛管理系统,根据参赛企业条件,对陕西赛区已报名注册的参赛企业进行形式审核和资格确认。
(三)初赛(7月6日—7月11日)
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企业进行网上评审。原则上每个行业均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入复赛。
(四)复赛(7月16日—7月23日)
各承办单位根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流程和要求组织复赛。
采用“8+7”模式进行现场路演答辩。参赛企业项目路演8分钟,现场答辩7分钟,5名创投评委现场亮分。每个行业产生前12名企业进入决赛。
(五)决赛(8月1日—8月7日)
采取“8+7”模式进行现场路演答辩。参赛企业项目路演8分钟,现场答辩7分钟,5名创投评委现场亮分并公布结果,每个行业按得分高低评选出省赛拟获奖企业名单。
(六)尽职调查(8月8日—8月17日)
按照《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方赛工作指引》要求,对拟获得省赛三等奖及以上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按照尽调结果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七)颁奖(8月底)
陕西赛区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典礼,向获奖企业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并进行大赛成果宣传。
(八)全国总决赛(9月-11月)
按照全国大赛分配名额,推荐陕西赛区获奖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具体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六、评选规则
(一)评选规则
1.组建评选专家委员会,评委成员由创投专家组成,创投专家须具备较丰富的投资管理实践经验,所有评委须签署无利益相关声明书。
2.复赛与决赛采用现场答辩方式进行,评分结果现场公布。
3.每名评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以全体评委评分的加权平均分作为参赛企业的最终得分。
4.以参赛企业最终得分排名作为晋级或淘汰的标准;若得分相同,由评委现场投票表决确定晋级企业。
(二)评分标准及计算方法
总分100分,评分项及分数如下:
评分内容 |
分值(初创组) |
分值(成长组) |
技术和产品 |
25 |
25 |
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 |
20 |
20 |
行业及市场 |
20 |
20 |
团队 |
30 |
25 |
财务分析 |
5 |
10 |
七、比赛期间培训、辅导及宣传等活动
(一)社会宣传
1. 省委网信办组织省内网络媒体、省科技厅协调纸媒对大赛各阶段关键环节重点宣传,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参赛项目,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2. 项目对接与专题宣讲会
按照行业举办专场对接会、项目路演等活动,组织参赛企业与创投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进行洽谈。依靠各类媒体及自有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行业宣传,对优质企业重点挖掘培训,鼓励参赛;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培训辅导活动,宣传好所承办行业的宣传工作。
(二)专题活动
1. 地市行活动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创业导师走进地市,重点进行大赛赛事宣传,同时针对科技计划项目“以赛代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开展系列培训,动员地市创新创业企业参赛。
2. 专业培训
围绕参赛企业需求,对参赛政策、参赛条件、参赛方式、系统申报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围绕路演、答辩、行业总决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开展专题辅导培训。
八、组织保障
(一)大赛组委会
主 任:省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 赵 岩
副主任:省科技厅副厅长 赵怀斌
省委网信办副主任 黄永宏
省人社厅副厅长 刘会民
省科技厅副巡视员 徐叔威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 任 晖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韩红丽
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 卫新年
委 员: 省科技厅办公室主任 侯小林
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 高凤鸾
省科技厅产业处处长 白崇军
省科技厅条财处处长 刘晓军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 崔海龙
省科技厅国合处处长 郭海鹰
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 丛国军
省科技厅金融处处长 王云岗
省委网信办综合处处长 王根平
省人社厅专技处处长 赵宇光
西安市科技局创业服务处处长 王胜军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创发局副局长 黄海东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 何惠明
(二)组委会办公室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由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卫新年兼任,副主任由陕西省科技厅产业处副处长邢小红、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金融部副部长杜学军担任,成立大赛工作组,指导承办单位办赛;负责大赛新闻发布会、报名、资格审查、初赛、复赛、决赛、颁奖的整体策划、组织和协调。大赛重大事项报组委会研究决定。
(三)评审委员会
根据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要求,评审专家统一在全国大赛专家数据库中抽取。评审委员会主要由创投行业著名人士、知名创业企业家、行业专家、金融机构资深人士等组成,同时重点邀请相关行业资深人员、省外专家参加陕西赛区评审工作。
【原文下载】: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五届 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