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关于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段时间以来,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分析解读,“网信中国”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集纳,推出“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事业篇》。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孟威:
网信事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领域,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领会这一思想要旨在于:坚持信息技术创新驱动网信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中国数字经济的扬帆起航要最大限度地释放互联网新技术新动能,让“互联网+”融入产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机制创新之中,实现网络与现实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使人民能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话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与责任的重要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发展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理念在信息化建设新时代的深化和丰富发展。
深入领会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深入领会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安全是国家存在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网信工作必须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下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确保国家领土主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和深刻把握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精准论述,才能真正从战略和全局上认识、理解并把握做好网信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曾剑秋:
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子商务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行动的实施,中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创新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引,把互联网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陈鲁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是党和政府的唯一宗旨,互联网建设也是如此。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明确“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今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网络空间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只要是人民需要的,对人民有益的,都可以大胆创新,大胆尝试,不再仅仅是网上购物、共享单车,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进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催生的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数字技术将人们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出台网络安全法开启依法治网新阶段,数字经济的“大动脉”更加通畅。亿万国人的世界因网络空间而更天高地阔,千家万户的生活因网络空间而更丰富多彩。
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马忠玉:
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成效。
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鲁春丛:
下一步应着力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鼓励发展共享经济,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要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来源:综合新华网、光明网、求是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