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网络经济公共服务平台

王娟:区块链技术下中小企业信用研究的价值与初心

2018/7/30 14:52:09 分类:专家观点
近日,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预计将释放7000亿资金。据各机构评论员分析,央行本次采取的降准措施意在扶持中小微企业、拯救股市。但就以往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本次政策虽然指向明确,但仍不可避免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近日,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预计将释放7000亿资金。据各机构评论员分析,央行本次采取的降准措施意在扶持中小微企业、拯救股市。但就以往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本次政策虽然指向明确,但仍不可避免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对于银行而言,面向中小微企业贷款违约风险较高,因而银行放贷一般多偏向于国企与大型房企。其次,大型房企对资金需求巨大,往往多个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额加起来也难抵一个大型房企。这也意味着同样的放贷数额目标,相较于服务多个中小微企业,银行更乐于给大型房企放贷。因此,尽管多出来的增量资金都被央行“定向”,但到了金融机构最终都会“变相”,绕道流入房地产市场。 中小微企业等着解渴的水怎么才能流到自己的嘴巴里,焦虑的不止是这些企业自身。信任的危机,使得中小微企业无“信”可“用”,而这样的困惑也常常制约着产业发展和政府决策。


       “摇号买房时的重号风波”、“摇号入学时的成绩质疑”,一向低调的古都西安,或许没有在以往任何一次产业升级或者房价上涨中如此吸引眼球,然而这些浮在城市表面的信任危机却在不断发酵。关于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各类梦想和规划,在信任的危机中险些湮没为柳絮尘沙。

      信用,这种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借贷关系在风中摇摆。

      金融学经典理论告诉我们,信用是经济社会的基础。现代商业的发展催化了信用产业的发展,因为信用的发达和信任的扩展,心理上的不熟悉和地理上的远距离都被发达的信用机制所消解。人们通过商品买卖、银行借贷、投资融资和各类交易行为,实现着自己的需求或梦想,充实着他人的生活和愿景。在交易的增长中,社会财富和价值创造不断扩张。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成了商业世界的互信节点,信用中介也在其中分到了水润万物的余泽。

      进入互联网时代,所有过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的价值创造机制都空前倍增。然而,一切都在增长的时代中,信任却没有随之增长。相反的,我们看到了太多日渐稀薄的信任关系,随之而来的信用关系也日渐疏离。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数据隐私和各种与风险防范的技术蓬勃而出,亦步亦趋的满足着人们对信任的质疑和安全的担忧。

      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已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基本上都是先评级、后贷款,传统的信用评级是基于财务数据的,而中小企业并没有规范的财务数据的积累,很难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自然会出现商业银行“不敢贷”的情况。中小微企业一般贷款业务办理的成本是大企业的 6-8倍,大部分成本投入在信息收集、调研、分析和决策等过程。由于中小企业征信质量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出于整体风险控制及业务成本的考虑,往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针对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也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易被一些企业骗取和套取。金融机构传统信用评估模式无法解决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区块链和大数据金融将是解决之道。


      区块链技术在密码学大牛的世界观里是一个非常高能耗的数据库技术,在分布式账本的技术中,它并没有被技术开发者一见钟情。然而,如今无论是高大上的链圈,还是无下限的币圈,人们都不厌其烦的讲着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智能算法。区块链具有三大特性:一是不可伪造,不可篡改;二是公开透明可验证;三是可跟踪可溯源。区块链产业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区块链的理想是构建一个诚信的互联网社会。正是在一个诚信缺失的经济环境中,区块链技术C位出道了。

      人类社会维持协作最重要的机制是信任。最初,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熟人社会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随着需求的增大,这一模式难以持久,需要一个所有人都信任的东西作为信任中介。为此建立许多组织和制度,维持信任系统的运行,比如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和政府背书等。但中心化的信用中介是有成本的,而且信用中介的成本是不确定的。大型金融机构雄居闹市,地标性建筑和巨大的铭牌背后是为了赢得信任的秀肌肉比拼。为维持市场中的信任体系,交易双方和信任中介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信任成本。而这样的成本,在经济低迷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够承担的。信任的危机和信用的成本,增加了经济社会流转的摩擦阻力。区块链的组织结构力图节约中心化模式下的交易成本,建立一个某种程度上自组织自约束的共识机制。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每到大的经济环境不明朗时,这一问题就更加凸显,归根结底是中小微企业信用水平不高。直观的看,就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不相信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没有期初数据,财务报表不完整,各类信息不确定大。在普遍生命周期3-5年甚至更短的中小微型企业中,许多企业好不容易融资成功,成本付出已将企业带入临界点区域,在生存不易时,创业者放下当年奋斗者的姿态和技术创新的标签,和P2P平台的众位老板性质相似,带着资金溜走了。对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这都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而对一个区域,一个园区,这可能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断裂和崩坏。

      在这样的环境下,区块链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在解决信任危机的问题。几乎所有关于区块链的文章都不厌其烦地阐释“去中心化,去信任中介”的特征和机理,这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技术构想。除了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有很多复杂的演化,原理却差不多。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分布式公共大账本,由网络上所有用户共同记账与核账。每个节点都有同一个账本,数据公开透明,在这个账本上进行的任何交易,都将被所有人的账本更新记录。从技术角度说,区块链技术承载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利用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处理、分析与建模技术,建立中小微企业行为特征、风险画像、信用水平数据集合平台,形成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贷前、贷中、贷后智慧风控解决方案,在信息不对称、不确定的环境下,利用区块链建立满足经济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信任”生态体系。形成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各方的价值实现打通最后一公里,这无疑是放水解渴之外的引水灌溉和有的放矢之路。

      归根结底,区块链其实是“信用机器”,它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人们降低信任成本,确保信息安全。这正是区块链的“初心”,也是它的最大价值。以科技、环保、民生等各类新型产业结构为特色的中小微企业在一轮又一轮的政策利好下,如何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培育健康的发展机制,和银行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让每一次良好的愿望落地成真,依赖于区块链技术下新型中小微企信用研究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产业的发展。

      区块链的初心于价值在于建立“信任机器”,区块链技术下中小企业信用产业发展和研究也应秉承这样的初心,发动信任机器的马达,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搭建技术平台和实践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开发者对理想的执着让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便捷。时代发展,技术革新,初心不改,价值常在。

(王娟,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中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征信工程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小企业信用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市互联网征信工程实验室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