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网络经济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数谷”助力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再上新台阶

2018/9/28 14:49:07 分类:大数据
数踞航天智绘银河 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研讨会暨2018中国宇航学会工作会在“中国数谷”顺利召开

数踞航天智绘银河 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研讨会暨2018中国宇航学会工作会在“中国数谷”顺利召开

26日上午,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研讨会暨2018中国宇航学会工作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孙为钢,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三院副院长徐涛,航天档案馆主任庞海涛等来自全国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航天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前贵阳市常务副市长徐昊会见了主要参会领导及专家院士。

据悉,本次大会为期三天,秉承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大会着眼于将卫星应用、智慧产业、新能源材料、军民融合、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航天大数据应用成果与贵州省、贵阳市大数据产业相结合的契机,共同探讨融合发展之道,旨在搭建集学术、技术和产业为一体的航天大数据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并推动中国航天与贵州省的战略合作,助力双方在大数据方向上的协同发展。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主持了当天的会议开幕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孙为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分别为本次会议致辞,他们分析了航天大数据的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孙为钢表示,航天领域是大数据应用最早也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数据既是航天理论的基础,又是航天实践的基石。目前,贵阳市先人一步,抢占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创新、立法、应用场景三大制高点,在短短几年内,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其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组成力量的中国航天,肩负建设航天强国、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未来愿意同贵州省、贵阳市政府一起携手,共同推进我国大数据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智慧与力量。许健民院士认为,使用好大数据既要有开放的数据政策,还要有大量的基础工作。现阶段要鼓励数据的使用者发表自己使用大数据案例,并且在有关的专业学术团体当中讨论共性问题,对功能的做法形成标准。深耕大数据产业的贵州省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科学研究和精准布置,未来再依托军民融合的背景,结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职能和职责,定能推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随后,在各方领导和专家代表们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贵阳市高新区签署了《贵阳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贵阳市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协议,高新区作为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将充分利用自身大数据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贵阳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的落地和壮大,加快贵阳市卫星服务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使贵阳市在卫星数据处理等大数据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拥有一批在卫星数据处理、商业航天技术转化、大数据资源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有发展前景、有技术含量、有战略高度的中小型企业,把贵阳市打造成为立足贵州、辐射西南、走向全国的航天科技产业服务基地。

《贵阳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现场

本次会议先后邀请5位知名航天及大数据领域专家学者做大会主旨报告,分享了航天大数据潜能、应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大数据应用交流盛宴。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张铁钧主持了主旨报告会。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发表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遥感卫星应用”的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波,发表了题为“面向公共安全的天空地网大数据一体化处理”的报告。

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贵州省大数据专家组副组长谢晓尧发表了题为“拥抱大数据时代——FAST 海量天文大数据计算”的报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领域副总研究师,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岑小锋发表了题为“航天发展与大数据智能”的报告。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主任研究员程子敬发表了题为“推进航天大数据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

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精准把脉航天发展动向,全方位剖析了航天大数据应用现状,深度解读了航天大数据的潜能与未来,构建了嘉宾们对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的全新认识。这些应用前景将极大地帮助贵州本土大数据企业开展新的业务和研究,有望创造更多大数据经济价值,获取更多前沿学术成果。

航天工程是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工程,涉及多种专业技术和各类精确大数据的支持,如何结合实际,在短时间内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投资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完成研制任务,成为科技和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航天领域大数据应用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市在航天工程领域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宇航学会与贵阳市政府的强强联手将为整个贵州省的航天技术发展提供动力,未来,“中国数谷”将把握契机,全速推动航天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发展应用,实现我国航天研制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会议开幕当天还举办了企业交流会,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贵阳市投资促进局组织各区市县大数据、投促主管部门及大数据企业、航天企业100余人参会。有着“中国数谷”之称的贵阳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优沃的政策支持,以及日趋成熟的大数据产业链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据悉,在为期三天的会议议程中,中国宇航学会还将围绕2018年学会的核心业务及服务体系进行工作研讨会,讨论近期工作重点,了解会员单位需求,以提高学会的服务水平。学会还将率各成员单位代表到贵阳市大数据相关企业和FAST“天眼”等地进行实地参观、交流和学习。

【延伸阅读】

中国宇航学会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等人于1979年 10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学术团体。发展至今已有39年历史,目前已成为联系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我国发展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平台,营造适宜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航天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促进航天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航天事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航天科技素质服务,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中国宇航学会长期关注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主办了《宇航学报》和《太空探索》杂志,组织编辑、出版、发行航天科技书、报、刊、会议文集以及科技文献等;曾主导发起并成立了IAF卫星商业应用专门委员会;积极推动并联合主办了包括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航天产业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并发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产业化工作委员会”的商请函,截止目前已收到33家单位的回函确认。中国宇航学会现下设39个分支机构,拥有137个单位会员及3万余名个人会员。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