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首届“全球程序员节”成功举办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奏响了“西安乐章”。“全球程序员节”也与西安全球硬科技大会形成了一“硬”一“软”的两大国际盛会,成为大西安两张亮丽的国际名片。10月24日-25日,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将在西安高新区盛大启幕。举办程序员节对于打造西安在数字经济产业上的领先地位,以及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基础雄厚
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形态最重要的构成,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都在积极布局,力图抢占先机。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数字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获得了高速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形态演进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时代,经济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软件业是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有着十三朝建都史的西安正处于“追赶超越和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西安区位优势突出,科创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发达,人文底蕴深厚,是对外交流、国际交流的重要枢纽。
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以软件开发为核心,通讯、信息处理协同发展的“1+2”体系,是我国四个拥有“双基地”称号的区域之一。2017年,西安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占西安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90%,聚集了Intel、三星、阿里巴巴、华为等35家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中兴、中软国际、海康威视等40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以及营收超亿元的软件企业122家,成为众多国际知名公司高端研发承载地,已初步形成世界级高端研发产业集群。
同时,西安高新区拥有西安软件园、西安软件新城、长安园国家通讯产业基地等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平台,拥有30余家上市挂牌软件企业,形成了“初创-瞪羚-独角兽-上市”新经济企业梯队,众多企业产品和技术在全国领先。此外,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高新区具有良好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活力,是我国新兴的高端科技创新高地,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平台。
嫁接数字
传统领域智能化变革
数字时代,实体经济将从传统制造业联系转向由信息驱动形成的网络联系,高新区抓住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机遇,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为实体经济插上数据“翅膀”,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态,加快优化西安高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不光有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安防等高新产业集群,有阿里巴巴、华为、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站上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高地;还有嫁接了数字经济的传统产业。
西安高新区围绕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积极提升传统制造业制造过程和制造模式全业务流程智能化能力,推进高新区传统制造业开展智能化生产。法士特总体装备及智能制造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98%,通过自主编程制造的智能化生产线,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中兴通讯智能终端公司采用“产、学、研、用”的项目合作模式,建设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项目,以绿色、低碳、高技术的发展特征,助力西安提升经济总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西安高新区深入实施骨干企业“企业上云”行动,围绕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建设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能力,全力构建制造业数字化应用服务体系。
此外,西安高新区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在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创新平台、创业孵化、人才引培、基金设立等多方面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主动融入
数字化建设多点开花
数字,既是城市活动的轨迹,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码。数字经济是最能代表未来产业生成特征的经济形态,在“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智慧社会”等理念驱动下,西安高新区制定了《“智慧高新”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积极推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并明确方向。2011年,西安高新区与IBM签署合作组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开发中心备忘录,开启高新区智慧城市1.0建设。随后,西安高新区重点引进了一批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相关的项目,不断丰富智慧城市建设内涵。目前,高新区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四大“智慧经济”基础,正通过PPP模式开展高新区智慧城市3.0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带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撬动了民生难点、痛点的破解,优化公共治理、公共服务,实现技术为民、技术惠民。
借助西安“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的契机,高新区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改革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公民所有证照材料的电子化建档,建成线下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窗受理”,并同步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公开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推动部分事项在线办理。
在服务业数字化改革方面,西安高新区在交通、零售、教育等领域已经初具较大规模的数字应用,社区O2O服务产业规模已超过千亿,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平台业务已覆盖100万。同时,电子商务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涌现出了金花电子商务、新蛋等优秀企业。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在西安高新区落地实体门店。
现代服务业方面,高新区依托韩国风情街、东南亚风情街、欧美风情街等国际化街区建设契机,在街区率先应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打造集聚智能购物、智能娱乐、智能体验的数字化街区,并同步开展“智慧校园”创建,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数字康养试点,推动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体验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方向转变。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分享经济在高新区多点开花。
“+数字”
探索数字城市建设新模式
全球每一轮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生产要素和产业组织方式都伴随着体制调整,带动新经济形态快速成形。新经济环境下,数字经济在带来生产力变革的同时,已经对现行体制机制突破提出挑战,高新区将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打造“数字丝路”开放合作高地,在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云、信息安全等领域加大与丝绸之路沿线科技园区、城市的交流合作。以“云计算+互联网+终端应用”为手段,以“+数字”为主攻方向,实施“制造业+数字”、“现代服务业+数字”两大重点工程,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政务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入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在基础设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乡村建设、园区改造等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使基础设施更加智能、数据更加开放,市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主动承担数字经济孵化功能及产业引领功能,积极与全市其他区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全国领先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形成可复制、可示范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环境。
数字化经济的浪潮澎湃来袭,在国家推动网络强国、宽带中国、“互联网+”的相关行动下,及陕西省打造“数字陕西”、“关中智慧城市群”的战略机遇下,建设以数字经济为载体的数字城市,将成为推动西安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西安高新区将以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和新业态,成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