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在形成。“数字经济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其具有极高的渗透性。”薛鹏举认为,数字经济可以精准了解消费者和供应链环节的真实需求,有效避免传统工业生产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害,智能地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比全国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北上广深,舟山数字人才严重缺乏,数字经济发展羸弱。根据2018年12月份出台的浙江省数字经济综合评价,舟山市综合指数71.8,位于全省第8位。
在薛鹏举看来,随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实现舟山市海洋数字经济弯道超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
根据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薛鹏举建议,围绕“智慧海洋”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舟山特色海洋数字经济体系,实现全市一盘棋,一张网,产业布局清晰,发展层次明显,举全市之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制定纲领性政策保障。薛鹏举建议,要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加强对数字经济智慧产业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各类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构建数字人才引培体系,实施数字精英领航,企业信息化人才拔高,培养“数字工匠”和卓越工程师,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数字信息人才培养。
我省提出超常规集聚发展数字经济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打造世界级数字湾区的重大决策。薛鹏举建议,加快引育江海联运、数字产业、总部经济集聚平台,大力推进智慧海洋示范区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积极争取海洋立体观测网、通信网、数据中心、运维保障中心等方面的示范项目落地舟山。在此基础上,争取建成海洋大数据中心,打造一批海洋特色明显的创新项目。
“要加快政府数字化成功转型,建立市县二级共建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协同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科学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数字化专业人才体系、面向未来的组织管理体系。”薛鹏举认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市县联动的数字政府,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营商环境最优、宜居体验最满意的城市。
(原标题《市两会议政录丨加快建设以智慧海洋为核心的海洋数字经济》,原作者虞仁珂。编辑姚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