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网络经济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数字贸易产教融合研究

2019/3/18 14:50:59 分类:重点新闻
3月12日,以“拥抱数字贸易的明天”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数字贸易论坛在杭州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数字贸易的产教融合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报杭州3月13日电 (记者张译心 通讯员任溥瑞)3月12日,以“拥抱数字贸易的明天”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数字贸易论坛在杭州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数字贸易的产教融合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素养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都应具备的重要素养。针对当前各国普遍存在的数字技能不足的情况,与会专家表示,数字时代的教育教学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要推动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并持续推动高职院校向培养新一代数字型人才转型升级。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而推动全球价值链重塑和国际贸易理论变革。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认为,中国已全面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贸易的产教融合研究,有利于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理论水平。

  数字贸易有望成为国际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在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述忠看来,数字贸易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传统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交换,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因此,数字贸易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岳云嵩认为,数字贸易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贸易的门槛。对出口企业而言,数字贸易增大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降低了交易端的运行成本,使得企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个性化需求。对进口企业而言,数字贸易提供了更多市场信息、产品信息,进口商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所需商品,并获取更完善的信息服务。

  谈到数字贸易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时,上海大学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熊励表示,数字化赋能贸易,将深度改变交易的标的、方式、规则和地位。在标的方面,贸易范畴将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扩展到数字产品贸易。在方式方面,数字技术带来全渠道、全产业链营销模式,并随之重构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生态关系。在规则方面,数字贸易的发展将促进新贸易规则的形成。“3T”(TISA、TPP、TTIP)等新规则体系已经为数字贸易规则带来重大变化。

  会议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联合主办。

作者简介

姓名:张译心 任溥瑞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