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工作人员(左)介绍AI人工智能消费者行为识别。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家用电器会“听话”、足不出户就能驾驶汽车、自动标记消费行为的“聪明”的摄像头……这几天,在福州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一些有关未来生活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展馆中成为现实。
5G技术的拓展应用
记者发现,5G技术的拓展应用是展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公司都把5G体验作为参展主打元素,吸引了参会人员的关注。在中国移动的5G展示区中,一位观众坐在汽车模拟器内,遥控操作远在北京的真实汽车。虚拟车前的三块大屏幕上,显示出车辆真实驾驶过程中的图像。该技术未来可应用于矿区、灾区等危险环境下,以有效降低营救工作的危险性。
在港口管理方面,中国联通的智慧港口项目借助5G网络和自研设备远程控制工业PLC,实现通过无线网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满足毫秒级时延的工业控制要求以及大于30路1080P高清摄像头的视频传输。
人工智能更贴近日常
在展览会数字经济展区,来自清华大学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柄控制着无人清扫车的前进和后退。一米高的无人车周围站着很多青少年,他们好奇地盯着它的一举一动。这是由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研发的无人清扫车。清华大学车辆学院助理研究员丛炜向记者介绍,无人清扫车的定位是扬沙、灰尘大的天气,以及空旷的封闭区域。他说:“它可以有效避开障碍信息。在很多使用场景,很多路人都会‘逗它’。人们站在无人车面前,无人车就会自动往后退,人往前迈步,无人车就会不断后退。”现在无人清扫车已经在海淀公园和首钢园区投入使用。一辆清扫车相当于6到8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而在无人清扫车旁边差不多的“同款车”则是与其原理相同的无人物流车。丛炜介绍,无人物流车已经在清华大学校内应用,主要用于学生向图书馆还书这一过程。
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自动驾驶、刷脸支付等也开始走进日常生活。
智慧生活正悄然临近
展览会的智慧生活展区内,广州图匠数据公司展出了一个“智能货架”。有一个6层货架,每层摆放着若干瓶瓶装饮料。货架右侧的大屏幕上显示出货架图像,当记者拿出一瓶饮料时,屏幕中对应位置将出现红色框线。工作人员刘红艳告诉记者,货架对面摆放着一个摄像头,专门拍摄消费者对瓶装饮料的拿取和购买行为,同时提取消费者的身高、性别、年龄、停留时长等数据。她表示,这项技术可以与智能售货相结合,商家可以此分析购买行为,从而优化零售商店货品摆放的位置和品类。
打开电视学习太极拳,如果动作错误,老师能及时纠正;一套拳打完,运动量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这款有趣又新潮的3D体感互动游戏是中国移动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的娱乐服务之一。智慧养老平台依托移动“三屏合一”能力,打通“政府—养老机构—个人用户及其家庭”之间的信息流,聚合智慧民政、我的健康、上门服务、周边养老、全科咨询、口腔科咨询等养老应用和服务,快速打通社区、医院、康复中心资源。
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的变化都在向人们诉说,智慧社会已悄然临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表示,建设智慧社会,核心在于加快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融合应用,推动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治理等社会各领域的创新,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智慧引领的社会生态系统,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记者 李如意)